镇江金山寺有一行醒目的横幅,上书“度一切苦厄”。前来观赏的人都认为,这是让压在塔下受难的白娘子忍度一切苦厄以求得正果。而寺内的住持却另有一番高见,他说,“度”不应理解为苦度苦熬,而应是超度。因此说,不是“度过一切苦厄”,而是“将一切苦厄置之度外”,无视其苦,不觉其厄,也就无所谓苦厄。
于是我想起明代洪应明在《菜根谭》中说的那句话:
“乐不必寻,去其苦者,而乐自存”。
人生有诸多千辛万苦,如果被动地含辛茹苦,煎熬苦度,就会被困苦所累,不仅身累,心更累,长此身心交困,就难免要导致病患。因此,身在苦中,心却要超然其上,将苦厄置之度外,便会感受到超然的快乐。
乐不必寻。寻欢作乐,其实并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、超然的快乐,而是想要摆脱苦难或无聊的一种发泄。寻来的欢乐,只能是短暂的、虚幻的,一旦失去或结束,或许会更增加一层新的忧伤与痛苦,正所谓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浇愁愁更愁”。
乐不必寻,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,有时只要变换一下视角、调整一下心境,便可以感受自然而悠然的快乐。有一位老太太,她有两个女儿,大女儿卖冰棍,小女儿卖雨伞。下雨天,大女儿的冰棍卖不动,老太太唉声叹气;晴天,小女儿的雨伞没人买,老太太又愁眉不展。结果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老太太就没有一天高兴过。后来,有位乐观的大嫂跟她说:“你看你,有啥好愁的!下雨天,你小女儿的雨伞卖得快;大晴天,你大女儿冰棍卖得火,这不天天都有好事吗,你乐都乐不过来哩!”老太太一想,果然是。于是,星星还是那个星星,月亮还是那个月亮,老太太便整天都有可心的事了。
乐不必寻。有句古话叫“哀莫大于心死”,心被困苦所累,有欢乐也无从感受。而胸怀乐观心态,便纵然千难万苦,也自有乐在其中。